会议专题

”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互通.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对出租车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确立里程利用率和供求比率两个指标,建立了供求匹配模型.从供给角度和需求角度出发求得里程利用率和供求比率的理想值,并将这两个指标抽象为二维空间中的坐标,通过实际点与平衡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综合不匹配程度.其次,通过确定意愿半径和打车软件使用人数比例这两个指标,建立了缓解程度判断模型.对未使用打车软件及使用打车软件两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得出两种情况下的人均出租车占有率,以此判断补贴方案对于”打车难”的缓解程度.最后,综合考虑了空间和时间因素,制定了分区域动态实时补贴方案.将西安市划分为9个区域,得出分区域动态实时补贴方案,结果显示补偿金额在2至10元之间,高峰时段补贴金额要高于常规时段,人多车少区域的补贴金额要高于人少车多区域,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案合理性.

出租车 资源配置 供求匹配模型 判断模型 动态实时补贴 仿真验证

刘辽 陈映宇 张鹏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710126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会议

河北保定

中文

121-134

2015-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