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特征指标,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状况、社会保障以及卫生监督等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将地区人均门诊数量作为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产出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力求使得研究更加全面和精准。建议健全政府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建立对省级政府以下均衡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改善落后地区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加大地方财政支付水平,提高地方财政的自主支付能力。应建立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保预算管理制度,实现社保基金统一管理,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提高财政困难地区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同时,要强化政府的卫生服务的监督能力,规范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业范围,提高卫生服务质量。要开展对公众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基本卫生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宣传。
基本卫生服务 均等化工作 财政投入 社会保障 监督管理
陶群山 魏骅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26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