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唯物史观和东方社会理论视野下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40年代中后期是第一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较为系统的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基于对西欧历史的考察以分工一所有制为依据对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划分;19世纪50年代是第二时期,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三大社会形式理论,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晚年是第三时期,转向人类学,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始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在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后,马克思深入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和东方社会,逐步丰富社会形态理论,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启示应该坚持生产力第一的观点,处理好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具体发展道路的关系,科学对待资本主义双重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唯物史观 东方社会理论

吴新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国内会议

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北京

中文

249-258

2015-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