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谈中医健康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日益提高,然而误诊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因此降低误诊率成为了当今关注的重点.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对于降低误诊率给很多启示,为现代健康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误诊误治的原因主要有对疾病症状判断不明,用药不得法,表里缓急辨别失误。因此要要加强辨证、辨病机的能力,遵循用药次序、用药程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关键,“证”的收集是基础。为了尽可能全面准确的采集病历,作为医者,需要四诊合参,不可依赖任一诊法而偏废其他方面,必须四者相互印证去伪存真,找出疾病的本质,注重“治病求本”。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识疾病和健康的基本手段,通过望闻问切归纳出不同的“证”即通过状态的表征判断内在的功能状态。现代中医健康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正确的辨证施治,使人体恢复阴阳平和状态,而在施治的前提必须要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人体状态。《伤寒论》作为经典之一,对中医有着深远影响,是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来的,不仅有比较完备的理法方药,它其中对疾病机理的深刻阐述更是值得仔细研读,从整体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因而可以大大降低误诊的几率,从而达到中医健康管理的目标。
中医健康管理 辨证论治 误诊率 《伤寒论》
靳枫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州 350122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172-174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