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齐鲁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

齐鲁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庞杂,涉及面广,目前存续状况差别很大.因此,不能采取一种模式进行保护和传承.必须针对齐鲁手工艺非遗的不同存续状况分类进行保护.对于贴近群众生活、能够用机器大批量生产的就采取生产性保护方式;对于受众较少,富有创造性和艺术含量的工艺美术类的非遗则需要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助;另外像杨家埠木板年画、潍坊风筝等可以通过旅游开发等方式传承发展.只有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才能达到使地方文化长期延续的目的.

手工艺 分类保护 政府扶持 文化传承

朱以青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民俗研究》编辑部

国内会议

山东省民俗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民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山东菏泽

中文

449-475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