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NK信号通路探究半胱氨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半胱氨酸(Cysteine,CYS)加剧棕榈酸(Palmitate,PAL)诱导肝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人肝细胞株HepG2和Hep3B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LDH、MTT技术以及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通过酶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应用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利用Western bolt技术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量,例如C/EBP同源转录因子(C/EBP homologous transcription factor,CHOP),GRP-78以及磷酸化的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 结果:①PAL可以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②PAL提高HepG2细胞内的GSH水平,但不影响MDA和ROS水平.③CYS显著加剧PAL诱导肝细胞死亡的作用.④CYS/PAL协同作用不影响细胞内MDA和ROS水平.⑤CYS/PAL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肝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例如GRP-78、CHOP和p-JNK的表达.⑥抑制JNK通路可抑制PAL诱导的细胞死亡. 结论:长期摄入高脂食物使肝细胞内CYS浓度升高,并通过激活JNK通路导致内质网应激加强,从而加剧PAL诱导细胞死亡,这对深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此外,合理控制膳食中氨基酸的补充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发病机制 半胱氨酸 棕榈酸 内质网应激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刘庆生 窦晓兵 蔡丹莉 叶彬 王小奇
杭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浙江国际消化病学术大会暨美国胃肠病协会第二届中国学术论坛
浙江绍兴
中文
138-146
2015-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