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十二五”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研究进展

”十二五”以来,中西医结合血液学研究取得新进展.对血液病证的研究更为深入,如从细胞转录因子、基因蛋白表达、激素受体、免疫细胞以及细胞调控因子等多层次阐明再生障碍性贫血(AA)肾阴阳虚证之间的差别;从癌基因表达、小分子代谢物质、血管内皮因子、DNA异常甲基化等不同环节揭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毒邪”的物质基础;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粘附力、运动力、侵袭力等机体的病理状态,研究细胞信息与急性白血病(AL)热证的相关性.形成中医血液病实践指南或行业共识,如编写了《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再生障碍性贫血》,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专家共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从脾论治以及个体化治疗得到同行业认可.补肾中药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ALG)联合治疗使重型AA(SAA)的死亡率降低;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具有增强化疗敏感性与耐受性双重效果;中药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AL,拓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新领域、新思路、新模式.雄黄治疗MDS显示很好的临床有效,从使用剂量、体内代谢、安全性以及作用机制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尤其雄黄诱导MDS红系分化以及去甲基化作用的机理研究深入广泛.”十二五”中西医结合血液学进展为进一步深化”十三五”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血液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胡晓梅 刘锋 麻柔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北京 100091

国内会议

2015中西医结合北京论坛

北京

中文

625-628

2015-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