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肾脏病理在IgA肾病中医微观辨证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为IgA肾病的微观辨证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的方法,收集IgAN患者共1016例.分别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中医证候学资料、肾脏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 结果: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Ⅳ、Ⅴ级的比例逐渐增加,Ⅰ、Ⅱ级的比例逐渐降低.对应分析表明脾肺气虚、气阴两虚与Lee氏分级Ⅰ、Ⅱ级,肝肾阴虚证与Ⅳ级、脾肾阳虚证与V级关系较密切.脾肾阳虚证总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三个中医证型;肝肾阴虚证总积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积分及血管积分明显高于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脾肺气虚与气阴两虚证之间各项积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多因素分析表明,脾肺气虚证与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之间的病理鉴别要点是系膜细胞增殖和肾小管萎缩.气阴两虚证与肝肾阴虚证的病理鉴别要点有肾小球球性硬化、系膜细胞增殖、间质血管壁增厚.阳(气)虚证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系膜细胞增殖,而阴虚证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球性硬化、肾小管萎缩. 结论:肾脏病理可以作为实现IgA肾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一个候选指标.

肾小球肾炎 肾脏病理 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

李建军 陈香美 魏日胞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诊断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 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

国内会议

2015中西医结合北京论坛

北京

中文

331-336

2015-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