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例分析(附3例病例)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中容易发生误诊,磁共振对于其诊断及其病情评估具有显著优势.除外科手术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有较大争议.本病预后极差,局部及全身转移出现较早,长期生存率较低.本文通过回顾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外科的3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从而进一步探讨此类疾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ARMM的确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肛门指诊以及病理学检查。对于ARMM的治疗来说,手术是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诊断 外科治疗

赵志勋 王贵玉 陈瑛罡 刘正 王锡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肠癌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九届腹腔镜外科会议

南京

中文

104-10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