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既往无凝血病史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史的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及住院时间等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满足研究入组标准的191例患者,分析包括PT、PTR、INR、APTT、Fg、PLT等凝血相关指标与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时间、受伤类型、CT影像中线移位和脑室受压情况、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等的相关性,探讨凝血功能异常指标对患者NICU住院时间、总的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率、住院死亡率等的影响. 结果:一般资料为男153例,女38例;年龄4~88岁,平均44岁。PT异常II例,PTR异常10例,INR异常36例,APTT异常2例,Fg异常55例,PLT异常7例。根据外伤类型可分为开放伤9例,闭合伤182例,其中单侧伤106例,双侧伤85例。根据受伤轻重分级为重度90例,中度33例,轻度68例。受伤类型包括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脑挫裂伤146例,脑室内出血6例,脑内血肿30例,硬膜外血肿85例,硬膜下血肿69例,颅骨骨折132例。CT提示中线移位62例,脑室受压变小63例。其中手术治疗168例,非手术23例。二次手术率4.290。平均NICU住院时间为7天,总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8天。死亡25例,好转166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NR与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相关(Pearson卡方检验,分别p<0.05和p=0.01),INR和PTR分别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相关(Mann-Whitney U检验,p<0.01和p=0.006),Fg则与硬膜下血肿相关Q?earson卡方检验,分别p<0.01),Fg和PLT则分别与脑室受压变小相关(Pearson卡方检验,p<0.05)。进一步分析撮血功能异常指标与患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等的关系表明PT、PTR及Fg与平均住院天数相关(Mann-Whitney U检验,p=0.003,p<0.001和p=0.002),而PT、PTR、INR、PLT与住院死亡率呈相关性(Mann-WhitneyU检验,p=0.001,p=0.006,p=0.008和p=0.012)。 结论: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可引发凝血病,受伤类型等是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患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相关。

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临床预后 住院时间

包义君 李志鹏 王维 王鹏飞 陶山伟 黄小龙 王运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沈阳,110001

国内会议

2015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4

2015-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