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许慎的”文””字”发展观--《说文解字·叙》”形声相益”新解

《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有两个要点,一是”形声相益”如何理解,二是”文”与”字”是什么关系.在许慎看来,汉字形体的构造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象形”,即根据客观事物的类属特征(“依类”)描画出字形符号,这种原生符号叫做“文”;第二个阶段是“形声”,即把己有的“文”当作标音符号参与构字(包括形音合成、义音合成、音音合成、记音合成等),这就可以突破客观物象的限制而构造出更多的字符,用这种具有孽生性质的方法造出的符号就叫做“字”。因此,“文”与“字”反映的是不同汉字符号的创造问题,强调的是符号形体的构造方法和“初”“后”的逻辑顺序,这种初“文”后“字”的发展过程跟结构的“独体”“合体”没有必然的一致性,跟“六书”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汉字形体 构造方法 《说文解字·叙》

李运富

北京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30-333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