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稻鱼鸭共生系统对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贵州省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的劳作方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嗜酸是侗族人民重要的饮食习惯之一,酸食便是用传统农耕方式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加工的食品.侗族传统食品所取的原料均为原生态环境下传统生产模式种养而成,而稻鱼鸭复合系统的生产模式模拟甚至是回归了原生态环境下食材的原始生产状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食材的原生性,使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剧及化肥农药泛滥对传统食材的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侗族传统食品提供了优质的原生态加工原料,对选料考究的侗族酸食更是提供了必需的保证.稻鱼鸭共生系统保证了侗族传统食品的特殊性及无公害性,只有优质的传统原生态食材才能保证传统民族食品的传统性,为民族食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原料的保障,同时也为侗族传统食品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原料供给基础.
饮食文化 民族食品 稻鱼鸭共生系统
石敏 张文华 张柱亭 任永权 蒋瑶
凯里学院院士工作站;黔东南州民族传统食品研究所 黔东南州民族传统食品研究所;凯里学院化材学院 凯里学院环科学院 贵州凯里556011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03-208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