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式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式疗效比较,考察并比较伤椎置短钉固定术,长钉固定术与传统跨伤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4钉法固定的即时稳定性及复位效果,并长期随访考察三种技术对胸腰椎骨折的复位保持及校正效果.评价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探讨三种固定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1月后路手术治疗的11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38例采用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术,短螺钉长度为椎弓根长度,一般为30mm左右不进入椎体.B组38例采用伤椎椎弓根内置长螺钉术,C组40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随访9~36个月,平均随访15.8个月.比较ABC组内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椎管矢状径和横截面积,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三组间伤椎术后矫正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率,远期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ABC组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椎管矢状径和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组在术后矫正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在远期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率优于C组(P<0.05)。三组间神经功能恢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疼痛评分A组优于BC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三组无差别。 结论:本研究显示后路伤椎置短螺钉术与伤椎椎弓根内置长螺钉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三种手术方式都能可靠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伤椎置短螺钉术能更好矫正椎体形态,复位效果良好,可增加脊柱固定的稳定性。降低远期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率,保持长期有效的内固定,减轻术后腰背痛,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由于伤椎固定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扩大伤害。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减少医源性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病例均未行相应节段的融合。伤椎椎体未植骨。可以在胸腰椎骨折节段的融合非融合疗效比较或伤椎椎体植骨效果方面作进一步研究。骨科发展方向是微创化和智能化,此课题可应用经皮技术,导航引导辅助技术作进一步研究。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常锐 王丰爱 蔡体国 李金洲

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骨三科 山东省巨野县南城医院,山东巨野274900

国内会议

第22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生物治疗研讨会

济南

中文

125-125

2015-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