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郭村矿采空区段稳定性研究

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和试验研究,查明禹州市郭村煤矿采空区地表形成了长1700m、宽400 m的移动盆地,采空区上覆岩体为典型的”三带型”.通过布设高精度监测网,研究施工前后采空区地表变形特征,监测结果表明:施工前,采空区地表移动已基本结束,处于稳定状态;施工期间,注浆造成应力重新分布,注浆区域内地表变形有明显振荡,而对注浆区域外的地表影响不大;施工结束后,地表变形均趋于稳定.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别计算了渠道运行期间无渗漏、一般渗漏和严重渗漏三种工况下渠道和采空区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渗漏的严重,竖向位移和影响深度增大,但是增幅减小,最大值可达5.5 cm;影响宽度区域沿着渠道对称分布,均匀增大;水平位移逐步增大,且增幅增大,但最大值为7mm,影响较小;采空区灌浆加固使应力重新分布,仅在采空区两端产生应力集中,在渗漏工况下,渠道过水荷载所产生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相比很小,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采空区 渠道渗漏 数值模拟

刘汉东 朱华 黄银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11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30

国内会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郑州

中文

151-155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