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分子与细胞机制(摘要)
类胡萝卜素是植物重要色素,不仅参与光合作用、激素代谢与胁迫响应,果实中的类胡萝卜、索还决定果实色泽,并影响果实对人体的保健价值.类胡萝卜素分子富含双键,是活性氧的作用位点,因而产生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部分类胡萝卜素分子具VA骨架,可在人体内转化为VA,起着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眼睛健康和免疫力等作用.β-胡萝卜素是最高效的VA原类胡萝卜素,是α-胡萝卜素和β-隐黄质的2倍.然而,多数成熟果实中β-胡萝卜素含量并不高.以黄肉枇杷‘洛阳青’和白肉枇杷‘白沙’为试材,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对两品种果肉cDNA文库进行了比较,未发现涉及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基因。进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对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上的系列基因的表达强度进行了分析,发现成熟阶段表达增强与类胡萝卜素积累一致,但两品种间基因表达强度差异倍数(大多在0-2倍)远低于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果肉组织相关48倍)。这表明两品种类胡萝卜素的差异积累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较小。
枇杷 类胡萝卜素 代谢基因 基因表达
徐昌杰 傅秀敏 殷学仁 陈昆松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园艺植物整合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园艺植物整合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及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
国内会议
浙江兰溪
中文
136-136
201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