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工智能未来--探索太空

探索太空,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从长远看,肯尼迪最重要的政治遗产莫过于阿波罗登月计划,而奥巴马唯一的政治遗产,就是重启了终止于70年代的火星登陆计划.第一次关于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探索太空的严肃调查,始于1980年NASA与Santa Clara大学的暑期学校中。美国宇航局的前沿科学家们伤感地发现,自己对高级软件技术的应用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可以提供的水平。在考察了三个领域(智能感应,自动星际探索与自动空间制造)之后,1983年,美国宇航局开始外包专家系统。至1990年,人工智能SPIKE被装在了哈勃望远镜上,用于推理及执行例行任务;2000年以后,地球科学实验卫星EO-1利用算法自主监测了埃塞俄比亚Erta Ale火山的喷发。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到探测、分析、维护、勘察等所有领域。SETI主管Seth Shostak早在2010年就跟BBC的记者提出,应该把寻找外星人的生物形态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寻找外星人的人工智能上来。而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那些富含质量和能量的区域,而不是之前所聚焦的那些温度适于人类居住的行星,才更有吸引力。既然设计机器是智能的表现之一,超越人类智能的终极机器很可能会设计出更好的机器,最终实现”智能爆炸”,把人类的智能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便是过去十年备受追捧的”奇点”的先声。

人工智能 机器设计 太空探索

胡惊雷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8成都人工智能发展论坛

成都

中文

9-9

201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