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在大度数共转性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治疗大度数共转性外斜视的矫正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的大度数共转性外斜视患者32例,其中分开过强型外斜视22例,知觉性外斜视10例,外斜视度数均>40△.手术原则是尽量在两条肌肉上完成斜视矫正.分开过强型外斜视先行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0~10mm),如残余斜视再行一眼内直肌缩短术;知觉性外斜视患者首选视力较差的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80~11mm)加内直肌缩短(6-8mm),若矫正不足再行对侧眼外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至少半年. 结果:术后22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中,17例正位,5例欠矫;10例知觉性外斜视中8例正位,2例欠矫,欠矫程度约8-15△,患者外观尚满意,不需行二次手术。至随访结束,5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和3例知觉性外斜视残余轻度外转不足,程度约3 -4mm。均未发生过矫。 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对大度数的共转性外斜视矫正效果满意,有利于避免眼外肌损伤过多,提高该类患者手术的矫正成功率。

共转性外斜视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 矫正效果 成功率

魏捷 蒋华 高洪瑞 王光洁 袁晔 王永强

济南军区总医院眼科 济南军区眼科中心

国内会议

山东省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269-269

2015-05-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