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STI技术评价慢性主动脉瓣反流(AR)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左室功能改变及并发症预测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慢性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换瓣术后近期左室功能改变,探讨3D-STI技术预测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价值. 方法:拟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AR患者31例,正常组30例,病例组于术前及术后两周内行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两周内行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1)二维超声测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左室质量指数(LVM工)、左室球形化指数(LVS工)。(2)TomTec4DLVanalysis软件分析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扭转力(Torsion),基底部旋转角度(RoB)、心尖部旋转角度(RoA),计算得到以LVEDV标化的各向应变sGLS,sGCS和sGRS。(3)将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术前GLS,GCS,GRS,Torsion,RoB,RoA,LVESV,LVEDV及LVEF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指标,并绘制ROC曲线。 结果:(1)LVEDD,LVESD较术前明显减低(p<0.01),但仍大于正常组(p<0.05);LVEDV较术前明显减低(p<0.01),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LVESV,LVM工、LVS工均较术前减低(p<0.05),但仍大于正常组(p<0.05);LVEF较术前进一步减低(p<0.05)。(2)术后早期,GLS,GCS,GRS较术前进一步减低(p<0.05);sGCS,sGRS较术前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0.05),sGLS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RoA,RoB较术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Torsion较术前增加(p<0.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LS是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GLS/<15.65%是最佳截断点,曲线下面积为0.84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4,0.875。 结论:术前采用3D-STI技术评估术前纵向应变对预测手术风险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术后近期采用3D-STI技术评价左室心肌功能可以评估手术对心肌功能的改善作用。
慢性主动脉瓣反流 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左室功能 心血管并发症 三维斑点追踪
糜素霖 袁莉 宋越 李玉曼 谢明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 武汉430022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132-133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