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剥除术后右房占位一例
文中病例患者年龄28岁,因缩窄性心包炎入院,入院检查时右心不存在占位。行心包剥脱术后2个月因双下肢水肿再次入院,此时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右房内出现占位。查阅患者临床资料发现,患者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病程较短,考虑右心占位应为心包剥脱术后两个月内形成,患者再次入院时凝血及D二聚体均已出现异常,抗凝及其它治疗无法纠正;且患者下肢静脉超声显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考虑占位为原发血栓或脱落的静脉血栓附着于房壁可能性较大,由于患者未进行尸检,最终占位的性质无法确定。患者缩窄性心包炎病史较长,干预较晚,此时心脏结构已经发生重塑,加之手术后未积极复查,心房内出现占位未能及时处理,直至心源性休克死亡。此病例提示,出现心脏结构重塑的患者进行心脏手术后应多次行心脏彩超复查,因为此类病人术后心腔内血流动力学发生较大改变,血栓形成可能性更大,可在评估手术效果的同时检测有无其它继发性的改变,并及早干预,以避免不良预后。
心包剥脱术 右房占位 超声检查 彩超复查 血流动力学
姜哲 李一丹 孙兰兰 吕秀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超声科 北京100020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204-205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