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顶角与射血速度在心尖肥厚型心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因心肌肥厚不典型或患者透声条件差而易漏诊,本研究对比了典型与早期AHCM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上的心尖顶角及局部射血速度等形态与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在AHCM早期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连续51例临床上诊断或疑诊为AHCM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心电图胸前导联T波倒置(深于5mm),分为早期AHCM(P-AHCM组,21例)和典型AHCM(T-AHCM组,30例)。另选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C组)。超声心动图重点观察左室心尖部局部形态与动力学参数,包括舒张末与收缩末心内膜心尖顶角(θap)及其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率(△θap),收缩期心尖射血速度(Vp)等。 结果:(1)与NC组比较,P-AHCM组与T-AHCM组心尖舒张末与收缩末顶角均缩小,以收缩末为著”θap:NC组:(86.30±8.91)°比P-AHCM:(23.70±21.32)°和T-AHCM:(15.23±27.55)°,均P<0.001”,顶角变化率△θap也显著增高”NC:(0.16±0.08)%比P-AHCM:(0.74±0.23)%和T-AHCM:(0.82±0.31)%,均P<0.001”,但AHCM组间无统计学显差异;(2)与NC组比较,AHCM组心尖局部射血Vp增高”NC组:(0.25±0.06)m/s比P-AHCM:(0.49±0.25)m/s和T-AHCM:(0.87±0.57)m/s,均P<0.001”,AHCM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检出AHCM患者甚至在早期阶段就已出现心尖顶角及动力学上的变化,这些参数结合特异性心电图改变有望协助AHCM的早期诊断。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心尖顶角 射血速度
林胜男 阮琴韵 黄春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 福州350005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210-211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