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与病理相关性分析及典型造影特征

目的:心脏肿瘤发生率低,因术前难以明确良恶性、手术风险大等原因,其诊断及治疗面临着重要的挑战.超声心动图为心脏肿瘤诊断的首要筛查手段,如何提高心脏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协助外科手术风险及预后评估,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医院确诊的心脏肿瘤患者影像和临床资料,探讨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影像、超声造影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超声确断为心脏肿瘤的276例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不同病理心脏肿瘤的发生率、超声特征及其在心脏不同部位分布情况;并对其中63例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总结不同类型肿瘤的造影特征。 结果:(1)手术率及超声诊断准确率: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超声诊断心脏肿瘤患者388例,手术率72.35%(280/387),手术病理确诊肿瘤为276例(4例非肿瘤分别为血栓、钙化、心包囊肿及炎性肉芽肿)。以病理结果为对照,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肿瘤的准确率为98.57%(276/280)。(2)病理类型:良性心脏肿瘤最常见类型依次为:黏液瘤(87.32%)、脂肪瘤(2.64%),血管瘤(1.51%);恶性心脏肿瘤最常见类型依次为:肉瘤(45.45%)、淋巴瘤(27.3%)、转移瘤(18.2%)。(3)不同病理类型超声心动图表现:①黏液瘤大部分形态多样,多数为极不规则(72.6%,175/241),基底部较窄,活动度大。回声多数为中等或偏强回声(92.5%,223/241),分布不均匀。部分可见钙化(4.1%,10/241)及不规则液性暗区(10.4%,25/241),1例左房内黏液瘤大部分为不规则囊性液区,仅基底附着部为薄层中等回声,该例黏液瘤其病理为透明胶冻状。②脂肪瘤大部分发生于右心系统(5/7),超声心动图表现多数为均质的较强回声,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楚,可见完整线样强回声包膜。③肉瘤多数呈均质的较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基底部均较宽,与周围心肌界限不清,侵袭性较高。(4)心脏肿瘤典型超声造影特征:良性肿瘤中左心黏液瘤多为乏血供型,右室黏液瘤则富血供型常见,容易误诊为恶性;血管瘤和成人型横纹肌瘤表现为富血供型,其他良性肿瘤多为乏血供型;恶性肿瘤多数为富血供型。造影除了可明确肿瘤的血供状态,还可有助于观察基底部位宽窄,为手术入路和策略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 结论:心脏肿瘤以良性居多,应尽可能接受手术提高治愈率;黏液瘤最为多见,但部分黏液瘤增殖活性高,表现为宽基底、形态不规则、血供丰富,容易误诊为恶性;不同病理类型的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具有各自典型特征,超声造影可进一步协助鉴别,提供血供及基底部位等重要信息,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心脏肿瘤 病理特征 超声心动图 超声造影

郑敏娟 马慧 牛义翠 田铭君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医学科 西安710032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212-213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