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对肝结核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结核患者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7~78岁,平均(31.1±12.7)岁.合并肺结核3例,合并结核性腹膜炎9例.每例患者选取肝脏最大结节,共11个病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对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征象区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析其病理组织特征。 结果:11个病灶均位于肝内,8个(72.7%)病灶呈低回声或等回声,3个(27.3%)病灶呈混合回声。9个病灶中,超声造影动脉期8个(88.9%)病灶呈环状或整体不均匀高增强,门静脉期11个(100%)病灶均呈低增强或无增强;3个(27.3%)病灶超声造影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呈无增强。穿刺病理显示造影无增强区对应的组织病理改变是组织完全坏死,内为无结构的干酪样坏死,动脉期高增强区对应的组织病理改变是肉芽组织及明显的炎细胞浸润;门静脉低增强区对应的组织病理改变对应的组织病理改变是肝板结构破坏,组织灶状坏死。 结论:肝结核超声造影表现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了解肝结核的病理特征,对肝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肝结核 超声造影 病灶特征 组织坏死 炎细胞浸润

杨高怡 张文智 王彩芬 张林 徐建平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杭州310003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636-636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