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超声造影与预后因素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肿块大小、分子生物学指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 方法:选取109例乳腺癌女性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按肿块大小以20mm为界分为两组,最大直径≤20mm为G1组,肿块最大直径>20mm为G2组.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增强顺序、增强强度、有无充盈缺损、有无放射汇聚、有无超范围)及定量分析参数(AT、TTP、PI、RS、AUC)与乳腺癌肿块大小、分子生物学指标、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1)增强强度、充盈缺损及曲线下面积(AUC)在不同肿块大小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顺序、放射汇聚、超范围及AT、TTP、PI、RS与肿块大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充盈缺损与ER及HER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TTP及K与HER2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增强顺序、增强强度、放射汇聚、超范围及AT、PI、AUC与PR、Ki-67无显著相关(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充盈缺损(OR=2.642,P=0.024)和肿块直径>20mm(OR=3.282,P=0.006)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某些特征与肿块大小、分子生物学指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相关性。
乳腺癌 肿块大小 分子生物学指标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王小燕 周春桥 贺琰 胡巧 张冰 韦海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南宁530021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697-697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