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乳腺神经鞘瘤超声表现1例

神经鞘瘤起源于周围神经鞘Schwann细胞,也称施万细胞瘤,是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NF2基因是神经鞘瘤的抑制基因,神经鞘瘤的发生与NF2基因失活有关,好发于头颈及四肢。本例发生于右侧乳腺,较罕见。超声特点:边界清楚,形状呈椭圆形或梭形,常有高回声包膜,内部回声据不同类型神经鞘瘤有不同表现,可为回声较均匀的低回声,因易发生囊性变而表现为不规则液性回声区,部分伴有钙化。两端因神经干受压水肿增粗呈“鼠尾征”与肿瘤相连是其典型特征。彩色多普勒表现为肿瘤内部及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测及动脉型频谱。肿瘤较大,边界不清,血供丰富时提示恶性可能。乳腺神经鞘瘤需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粘液腺癌鉴别。超声表现共同点:大多边界清楚,呈椭圆形,内部为低回声,后方回声可增强,彩色多普勒均可表现为丰富的血流信号。鉴别点:神经鞘瘤多见成年人,按压可有疼痛或麻木感,超声表现可有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女性,以18-25岁青年女性多见,超声肿块形状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均匀。乳腺粘液腺癌好发于40-50岁女性,肿瘤生长迅速,超声肿块形状可不规则,内部回声可有短线样液性无回声,同侧腋窝可有转移性肿大淋巴结超声表现。另超声造影对肿瘤良恶性鉴别也有一定帮助。虽然乳腺内神经鞘瘤较为罕见,但通过本病例可加强超声诊断过程中对此疾病的重视,根据临床症状、超声表现中细微的不同、认真扫查及联合其它影像学仍对乳腺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有时因肿块较大或较小,周围神经干难以显示而误诊亦无法避免。回顾分析本例乳腺神经鞘瘤声像图表现,边界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短线样液性无回声,周边浅分叶状突起是否提示周围神经干的存在,检查过程中需进一步追踪,且根据本例乳腺神经鞘瘤MRI也提示肿瘤考虑良性性质,来源待定,超声检查过程中更需对肿块邻近组织关系认真扫查判定来源。

乳腺神经鞘瘤 超声诊断 回声特征 血流信号 肿块形状

王健

云南省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 昆明650118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704-705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