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和栓塞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和栓塞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37例建立上肢动静脉内瘘但无法完成正常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行动静脉内瘘PTA及取栓术,测量治疗前后血管狭窄处内径及肱动脉流量. 结果:137例中有129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15例为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单纯狭窄107例,其中10例为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狭窄;狭窄合并血栓栓塞30例,其中25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5例为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栓塞;137例患者超声检查共发现352处狭窄。治疗后血管狭窄处内径及肱动脉流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均基本清除。137例患者治疗后100%取得早期技术及临床成功。 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操作简便。超声引导可结合多种腔内方法清除管腔内血栓,血栓清除率高。超声不仅可以观察治疗前后动静脉内瘘狭窄处内径,了解解剖异常,还可测量动静脉内瘘流量,了解内瘘功能异常;以解剖和功能异常恢复作为手术终点,可确保早期成功。且超声无放射性损害,无场地要求,无需使用造影剂,便于开展急诊手术及向基层医院推广。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可作为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动静脉内瘘狭窄 动静脉内瘘栓塞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超声引导 临床疗效
余杨 刘蔚 张叶芳 李康宁 邓又斌 李开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超声影像科 武汉430030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772-773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