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成熟度的超声评估及介入治疗

目的:运用超声影像技术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成熟度,并对对成熟度不佳的病例进行介入治疗. 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建立血管通路的患者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龄40-72岁,首次建立血管通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建立血管通路前,评估拟采用输入道动脉、输出道静脉内径、属支毗邻关系,距体表距离、扩张能力、通畅性等,并做好标记. 结果:86例患者中,68例超声评估内瘘功能良好患者,可完成每月六次血流量为每分350ml的透析治疗;18例患者瘘侧肢体水肿、疼痛、疑诊狭窄、血栓、窃血等并发症的患者,接受了相应的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处理流出道静脉或流入道动脉狭窄,治疗后18例患者可达到内瘘功能良好标准。 结论:1.术前全面细致的血管评估对于自体内瘘的建立至关重要。超声影像技术能客观检测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显示血管壁厚度、腔内有无斑块血栓等,对血管通路建立手术成功至关重要。2.血管通路建立术后通过定期超声测量肱动脉流,能及时发现患者血流量下降等情况,并查找有无狭窄、栓塞等现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超声具有射线少、操作方便、费用相对较低、对残肾功能无影响、效果即时可见等优势。超声检查在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整个“生命周期”中可发挥极大作用,使患者能够拥有高质量的血管通路,维护肾衰患者的生命通道。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超声影像 成熟度 介入治疗

闫国珍 何俊峰 吕运梅 李爱华 袁彦芬 刘扬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包头014010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826-827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