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射频超声技术评价脑小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
目的:应用射频超声技术(RFQIMT和RFQAS)定量分析脑小血管病(SVD)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弹性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该技术评价SVD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弹性功能的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为SVD患者50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53例.所有患者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 结果:SVD组SBP、DBP、P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D组双侧IMT、α、β、PWV均高于对照组;而C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SV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颈动脉弹性减低。SVD患者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不一致。PWV、β、IMT对SV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α只有在PP>45mmHg时诊断价值较高,射频超声技术可早期发现颈动脉结构及弹性的变化,有望成为监测动脉硬化以及筛查SVD的简便、有效方法。
脑小血管病 射频超声 颈动脉结构 弹性功能 诊断价值
薛继平 康春松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超声科 太原030032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829-830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