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穴位及针炙作用机制的超声影像初探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与核心,对经络的解剖学实质的解答是科学界长期的研究目标.神经学说认为是具有解剖学名称的较大神经引起的传导;筋膜学说认为穴位的本质是筋膜上在接受刺激时能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由于筋膜结缔组织遍布人体全身,因此可以说全身均是穴位,临床所讲的”穴位”与”非穴位”、”主穴”与”辅穴”之间只有产生信息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区别.上述学说,目前对穴位解剖位置的定位大都是从尸体上测量所得,由于尸体因组织固定而收缩、脱水,与正常活体组织结构有所差异;依然不能圆满阐释经络的本质。此外,针炙操作缺乏规范,主观性强:不同患者对“得气感”的感觉差异大;缺乏定量标准:不知针尖插多深、不知到底插在何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时常发生出血等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高频超声所具有的分辨率高、动态、无创等优点,对穴位进行超声观察,并对针刺穴位进行动态监控研究,以期阐明穴位的本质。

经络学说 穴位作用 针炙作用 超声影像

郑元义 胡兵 姜立新 陈捷 陈莉 魏聪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852-853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