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5例儿童消化道食品塑料异物的超声诊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儿童消化道食品塑料异物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以急腹症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病因为勿食棒棒糖棍异物的15例患儿.高频超声观察异物位置,记录其对周围消化道及脏器造成的损伤情况. 结果:15例患儿年龄主要分布在2-3岁,消化道棒棒糖棍异物超声均明确诊断,X线平片2例为可疑稍高密度显影,8例显示阴性,5例未行平片检查而直接选择超声探查。 结论:消化道异物为儿童,尤其是低龄儿以急腹症就诊的常见病因,特别是诸如棒棒糖棍这类与食品密切相关的塑料制品,较易被一同勿食。X线平片不能对塑料制品明确显示,无法对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帮助。超声诊断消化道异物有其明确优势,可以弥补放射学检查的不足。超声可避免X线平片、CT的辐射损害,具有安全、经济、便捷、可重复性强的特点。特别对于不透X线的食品塑料异物,超声可明确异物具体位置并评估与周围肠管及脏器的关系,提示有无并发消化道损伤改变。其既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及时关键信息,避免临床操作的盲目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可为手术患儿的愈后提供便捷随访。超声应作为塑料等X线透过阴性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探查方法。

消化道食品塑料异物 儿童患者 超声诊断 临床应用

毕世玥 王晓曼 贾立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 北京100045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1024-1025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