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儿童梅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目的:本研究总结梅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的超声特点,旨在提高超声对儿童梅克尔憩室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2017年本院经手术证实的梅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病例,共62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男39例,女23例,男女比例为1.7:1. 结果:肠套叠的超声表现:短轴为“同心圆”征,长轴为“套筒”征的,截面最大5.2x4.8cm,最小1.5xl.3cm,最长30-40cm,位置分布以右下腹最常见,行空气灌肠24例,复位3例,复位率为12.5%。 结论:梅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以回结型肠套叠多见,多套入较长,气灌肠复位率低,超声在其早期诊断中可对肠套叠进行分型及术前评估,并能做出部分病因诊断。

梅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 儿童患者 超声技术 诊断价值

胡艳秀 贾立群 王晓曼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100045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1053-1054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