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探讨准确评估易损斑块的临床意义. 方法:64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前、后均行基于颈部血管超声(CDU)的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根据术前6个月内是否首发缺血性卒中,分为缺血组及非缺血组;根据术前CDU检查、术后斑块大体形态及HE染色特征评估斑块性质,运用Χ2检验对患者进行卒中高危因素分析及斑块性质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运用Kappa检验对术前CDU结果与术后相应层面病理学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 结果:缺血组与非缺血组的斑块性质:缺血组44例,其中CDU评估易损斑块81.8%(36/44),稳定斑块18.2%(8/44);病理学评估易损斑块86.4%(38/44),稳定斑块13.6%(6/44);非缺血组20例,其中CDU评估易损斑块35%(7/20),稳定斑块65%(13/20);病理学评估易损斑块40%(8/20),稳定斑块60%(12/20)。 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CDU能准确评估斑块易损性,对于及早发现并精准治疗易损斑块、防止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粥样斑块 易损性 互动关系

惠品晶 郭周颖 颜燕红 张白 丁亚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215006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1070-1071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