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粘弹性参数诊断价值的探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力学方法,探究粘弹性参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予基础饲料,余3组予60%高脂饲料.week1处理对照组2只,之后每隔2周依次处理模型组10只及对照组2-4只.将其称重后,10%水合氯醛0.3ml/100g腹腔麻醉,待麻醉完全,将出入肝脏大血管结扎后取出肝脏。用压痕松弛方法,直径3.5mm压头,将肝脏模型下压约1μm后保持压头不动,由下方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变化,得到松弛时间(t1,t2)和松弛程度(g1,g2)。实验点选取对照组8点/只,模型组4点/只。实验肝组织做病理分级。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MEAN±SD),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动物模型共40只,死亡5只,根据其脂肪变性程度得到病理学分级及数量,正常组4只,轻度7只,中度7只,重度17只。大鼠肝脏中度脂肪变性组&重度脂肪变性组,粘弹性参数g1+g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正常组&脂肪变性组,t1,t2两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正常组&重度脂肪变性组,g1,g1+g2,t1,t2四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p=0.004;p<0.000;p=0.001)。 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生物组织的粘弹性特性,应用生物力学方法,探究大鼠肝脏非酒精性脂肪变性的程度与粘弹性参数的关系,得出:正常组与脂肪变性组的四个参数均有差异,其中,还可显示轻中度组与重度组的差异。综上所述,大鼠肝脏非酒精性脂肪变性早期,即使弹性评分未显示差异,粘弹性参数已有变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粘弹性参数 生物力学实验 诊断价值

苏晨 李国洋 刘冬 钱林学 曹艳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清华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 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1143-1145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