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内静脉自发显影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与正常组相比卒中患者中IJVSEC的发病率以及发病特点,研究IJVSEC是否与某一特定卒中病因类型相关联,评价IJVSEC严重程度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以及评估IJVSEC与动脉粥样硬化标志之间的关系。 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院7天内由经验丰富的神经科专家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100例,所有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国卫生组织标准且在影像学上没有任何脑出血的证据,在超声检查期间,如有严重的心肺疾病、严重的心律不齐或执行呼吸运动有困难的患者均被排除。对照组是此期间来院行健康体检且无卒中病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查来分析卒中危险因素和病因调查。 结果:IJVSEC更易出现在卒中患者中,卒中组的舒张压、收缩压、纤维蛋白原、内膜厚度、NIHSS评分、斑块积分、SEC评分显著升高,IJVAMV在两组中并无差异。NIHSS评分、斑块分数、内膜厚度在不同亚型的卒中患者中是不同的,SEC评分与两侧IJVAMV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其他类型卒中患者无明显差异。SEC评分与纤维蛋白原(r=0.323,P<0.001)及血红蛋白((r=0.235,P=0.004)呈正相关,与动脉斑块积分((r=0.097,P=0.236)、内膜厚度((r=0.054,P=0.513)不相关,与NIHSS评分((r=0.562,P<0.001)相关。SEC评分与JVR(r=0.339,P<0.001)呈正相关,右侧IJVSEC与左侧IJVSEC呈正相关((r=0.533,P<0.001),右侧IJVAMV与右侧JVR(r=-0.061,P=0.458)不相关,左侧IJVAMV与左侧JVR(r=0.014,P=0.865)不相关。IJVSEC更易出现在左侧IJV,3-4级SEC更易出现在右侧IJV。 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更容易出现IJVSEC现象和动脉粥样硬化。IJVSEC严重程度可作为脑动脉损伤和血栓形成倾向的指标,缺血性卒中患者IJVSEC很有可能通过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机制而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 病理机制 颈内静脉自发显影 动脉粥样硬化

张春梅 陈伟男 张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哈尔滨150001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1157-1158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