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公共卫生灾害教育对我国傣及回族地区居民灾害防备的影响

目的:评估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灾害教育对居民防灾备灾知-信-行的改变. 方法:2011年-2012年3月期间,对甘肃省黄土高原上的大滩村(回族)和四川省金沙江马鞍桥村(傣族)的居民予以灾害教育,干预前、后、及之后10-14个月的随访期间用自制问卷,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参加者干预前后防灾备灾的知-信-行情况,同时收集个人及家庭等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显著性取值0.05,双侧检验. 结果:133个大滩村居民和110个马鞍桥村居民参加了研究,参与率分别为62.4%和43.1%.经过干预后,居民的防灾备灾知识、态度、信心等指标都有显著提高,然而10-14个月之后,除了马鞍桥村居民对灾前准备的重要性的态度、以及两村居民对如何紧急应对灾害知识的提高继续保持外,其他指标都有显著性回弹,但仍然高于干预前的水平. 结论:在容易遭受灾害影响、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农村推行适合的灾害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抗灾减灾的知识、态度和水平,从而降低灾害引致的伤亡和损失.为了避免“回弹”,定期的强化教育可能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灾害防备 灾害教育 公共卫生 少数民族地区

陈英凝

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学院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第三届年会暨城市安全与灾难医学救援国际高峰论坛

上海

中文

1-11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