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经络埋线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Ⅲ)一例报道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其主要的组织变化为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弥漫性增生,细胞排列紧密,但彼此不粘附,核分裂像多见。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很少见,其临床表现独特,预后不佳,极少累及皮肤。在临床上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较多见,原发性者少见,皮损大多为继发性。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常累及纵隔、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且易演变为白血病。这个病预后不好病程短,目前文献报告平均可存活1年零10月。治疗方案主要采用联合化疗。穴位埋线是新型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穴位内注入羊肠线一方面是对穴位产生长效持久柔和的治疗性刺激,另一方面,机体对放入穴位内的羊肠线在吸收过程中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复杂作用,同样也会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能明显改善组织器官的微循环。在治疗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所用的方案中,肩井是属于足少阳胆经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大杼具有清热散风,强筋壮骨,宣肺定喘的作用,肺腧、肝俞、胆俞、肾俞为俞穴刺激这些穴位可能通过经络发挥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而激发机体内在抗病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组成;“方中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含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兼有主肺气肃降的功能。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原气,因此,四穴合用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难经》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故此方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作用,方中的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实验证明针刺足三里后中性多核白血球对细菌吞噬能力和吞噬指数显著增高:长刺激内关穴帮助患者入眠,可调节自主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治头晕目眩。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经络埋线 取穴规律 临床疗效

白丽 刘群群 路佳凤 李华贵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学院药理教研室 新疆医科大学校医院治未病中心经络埋线科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穴位埋线疗法经验交流会暨甘肃省针灸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127-129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