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桃仙机场一次突发性大雾过程生消特征分析
利用桃仙机场Vaisala自动观测系统逐分钟数据,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通过天气学和物理量特征分析方法对2014年11月21日4时52分至10时12分发生在桃仙机场的一次突发性浓雾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重点对大雾的生成和消散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对本次成功的服务保障过程做简要介绍,并利用WRF模式对大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次大雾天气过程是一次具有辐射雾接续锋面雾性质的复杂过程,兼具两种性质的大雾的无缝转换,使得大雾过程有能见度突发性下降形成浓雾,且能见度有前期振荡的特征;在大雾的消散阶段,日出后大雾的爆发性发展和前期升温缓慢是导致大雾消散时间较晚的主要原因.
飞机场 突发性浓雾天气 生成机制 消散特征
韩冬 张伟
民航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辽宁沈阳110043 民航气象中心,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50-59
201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