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化视野下的海州民俗传承

20世纪的八十年代,连云港市民俗专家刘兆元先生的《海州民俗志》出版.该书采集了上自明代中期,下至民国时期海州地区的民俗事象,归类为生育、嫁娶、丧葬、信仰、节日、消灾、宗族、帮会、财产、服饰、饮食、住宅、行旅、礼仪、教育、娱乐、儿童游戏、农业、渔业、山林、盐业、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等共二十四类,分为二十八卷,八百六十目.可谓长篇巨制、卷帙浩繁.民俗学界著名学者张紫晨先生称其为具有文化的区域性、时限的典型性、材料的真实性、事象的完整性四大特点.其中”时限的典型性”,张先生认为:”对历史上的(主要是指明隆庆以后)习俗和近代的习俗经过互相印证,寻出它们的一致性.因而现存的即是历史的;历史的也即是现存的.其中的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都表现出这一历史阶段的痕迹.”刘兆元先生所做的工作,就是对海州民俗传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海州民俗志》作为文献具有历史学的史料价值,同时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民俗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民俗文化 历史传承 多元化格局 城市化进程

张大强

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

国内会议

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三届二次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262-267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