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治理高等教育的治理逻辑
高等教育的治理是中国近些年来的热议话题,但就目前来看,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逻辑与针对性,治理的成效并不明显,治理语言被极度泛化,造成的结果是高等教育的”治理失灵”.由此,高等教育的治理逻辑需要治理.否则只会变成没有时间表和路线图的资源消耗的循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的治理需要以构建想象的共同体为基础,从身份到契约为路径,最后寻找并维护治理参与者共同的利益为底线.核心在于塑造不同的价值主体的统一信念,以平等的身份实现效率,并防止走向无理性的边缘.唯有沿着一定的逻辑与规律进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
高等教育 治理逻辑 路径规划 价值主体
李海龙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49-164
2015-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