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早三叠世大陆斜坡相区地层的再研究
本文以1∶5万万载图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1∶5万宣风图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引进旋回层序地层学的新理论及新方法,在”米级旋回层序”研究基础之上,进而研究其岩相的叠加形式,厘清了本区下三叠统长期未能解决的沉积序列及地层划分问题;依据地层中频繁出现的”砾屑灰岩层”及”滑塌构造层”,确定了萍乐坳陷西段为一南倾的”大陆斜坡沉积区”,其与赣北”地台”沉积区及南部”盆地”沉积区构成”台—坡—盆”结构的”陆缘海”古地貌格局;本文将这套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殷坑组、青龙组及飞剑潭组,并将飞剑潭组细分为四个岩性段.系统总结了各地层单位的特征标志;依据地质调查剖面及区域牙形石资料,将研究区下三叠统划分为殷坑阶、巢湖阶,前者包括Hindeodus parvus、Neospathodus carinata、Ns.diener及Ns.pakistanensis四个牙形石带,后者包括Neospathodus waageni、Platyeilosus costatos、Neospathodus triangularis-Ns.timorensis三个牙形石带.
大陆斜坡沉积区 沉积序列 地层划分 早三叠世
覃兆松 何伟相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30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11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