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双单倍体牙鲆的性腺转录组分析
不育是一个影响所有生物的问题.在鱼类中,经有丝分裂雌核发育产生的单倍体再经染色体加倍产生的双单倍体通常是不育的,因此限制了利用双单倍体在基础生物学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但是,这些不育的双单倍体同时也为研究鱼类性腺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材料.2009年4月以一尾野生牙鲆为亲本进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诱导,获得了200余尾双单倍体.2012年待这些双单倍体性成熟后,开始每年对其进行检查,观察其性腺发育情况,对可育个体的卵子进行人工授精确认后代的存活性.经过3年跟踪检查,发现在生殖季节可育个体腹部膨大松软,而不育个体腹部较为平坦.解剖发现可育双单倍体卵巢外观为橙色,表面血管丰富呈网状排列,卵巢膜透明,靠近泄殖孔处聚集大量成熟卵子,轻压腹部有成熟卵子流出.卵巢性腺指数在8%~11%;而不育牙鲆的卵巢外观呈黄色,表面主血管清晰可见,微血管较少,卵巢膜呈现白色,轻压腹部不能挤出卵粒,卵巢GSI介于3.77%~4.17%,显著低于可育牙鲆(P<0.05).
牙鲆 性腺发育 调控机制 双单倍体
张晓彦 侯吉伦 王桂兴 刘海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01-101
2015-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