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无法回归的家园--论《同胞》中梁氏父子的精神苦旅

中国5000年的农耕文化,铸造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寻根归家意识.《同胞》中塑造的梁文华、詹姆斯父子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无家可归者.之所以无家可归,直接的原因是当时动荡的时局使梁氏父子成了地理上的无家可归者;深层的原因是尴尬、杂糅的文化身份使其在文化冲突中产生困惑,由此成了心理上的无家可归者;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的生活状态.无家可归的实质主要是在人与环境、角色与关系、主体与客体的适应上发生了偏差,使梁氏父子无法融入现实环境、角色关系混乱、主体性丧失,由此导致其身心无处安放,灵魂无处寄托.

美国小说 《同胞》 赛珍珠 家园意识

张媛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内会议

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201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江苏徐州

中文

185-192

2015-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