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区域分类治理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区域分类治理和调控是新常态下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冲突的内在要求。然而,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以“无空间维度”为基本分析范式,无法对明显纳入区域空间差异的区域分类管理提供调控引导。无空间维度的主流宏观经济学在面对现实经济不平衡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冲突时,既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又缺乏实践中的工具选择。因此,沿袭传统宏观调控模式必然无法适应“空间维度”下的区域建设。只有构建“异质空间”宏观经济运行模型,系统分析主体功能区宏观调控政策间的运行机制、组合模式及其调控效应,才能为我国区域分类管理提供有效的调控手段,进而保障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异质空间土地市场均衡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以土地市场均衡为特征的异质空间IS-LM-SD宏观经济运行模型,系统分析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土地市场一般均衡下的主体功能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效果、联动机制,为我国区域分类管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结论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单独使用并不能完全实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目标,只有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共同使用才能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区域经济 分类治理 宏观调控 异质空间
赵德海 郝大江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150028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707-719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