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土地价格扭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刺激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优惠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点产业.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消极影响和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中国也先后推出一揽子刺激计划和产业政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其他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发展战略和优惠政策.在政府扶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近年来,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却出现了产能过剩、效益下滑和发展停滞等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为什么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出现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甚至全行业亏损;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政府到底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如何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反思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能过剩 政府补贴 土地价格
余东华 吕逸楠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济南250100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6-41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