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Nantucket岛长周期水波共振特征研究
美国东海岸地区是世界上气象海啸事件频发地区之一,这种由气象扰动产生的长周期波浪与近岸地形相互作用会激发长周期水波共振,威胁船舶航行与停泊安全,引发近岸地区灾害事件.本文利用美国Nantucket岛实测水位数据分析了2012年6月、2013年4月和6月三次气象海啸在Nantucket岛周围及其港内引发的长周期水波共振特征.结果表明,当地波浪能量主要集中于周期为16,21,26,37,47,66和120min的长周期波动.采用Boussinesq模型模拟了不同入射波在Nantucket岛的演化过程,以确定Nantucket岛的固有共振周期以及各共振模态能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周期为21,26,40和66min的共振是Nantucket港内产生的第1~4模态水波共振,而在Nantucket港口门处、Nantucket岛北侧海湾和Madaket港则是Helmholtz共振引发了特定周期能量的聚集,在Nantucket岛北侧沿岸则形成了周期为16min的边缘驻波.
气象海啸 长周期波浪 水波共振特征 楠塔基特岛
吴善翔 王岗 郑金海 张弛 傅丹娟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754-762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