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保护文化生境,就是要“不离本土”的保护,加强对拉枯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教育,提高其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才能避免目前蔓延的“破坏性建设”、文化“自生自灭”等问题。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保护,诸如政府扶持、私营企业和个人等扶持培训、民间人士自发进行办班培训、家庭传承、“不离本土”的传承与强化教授传承方式的结合等。打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精品工程。在艺术保护实践过程中,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是保护发展的一个有序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准文化保护的核心定位,深刻挖掘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通过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提升艺术效果。

少数民族 传统音乐 文化保护 艺术人类学

李汶娟

云南省社科院

国内会议

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江苏无锡

中文

367-377

2015-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