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完善机制--着力推进成都乡村规划管理转型升级

成都,作为大城市带大郊区的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多年以来一直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城乡规划实践,逐步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监督的满覆盖,形成了一套符合成都实际的乡村规划管理新模式.加强理念创新,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乡村规划在不断提升乡村规划理念的过程中,推进成都新农村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3~2008年,以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三个集中”为根本方法推进新村建设;第二阶段是从2008~2010年,规划遵循”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原则,并且充分结合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建设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配套标准化”九化”理念;第三阶段是从2011~2012年,规划遵循”集中、集约、多样、开放”,业态、生态、文态、形态”四态合一”的原则,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规划建设要求;第四阶段是2013年至今,规划遵循镇村统筹、宜居宜业、产镇一体、产村相融、集中成片连线、小组微生的原则推进新农村建设.
乡村规划 编制工作 规划师 许可制度 群众参与
张佳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91-194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