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58-2014年辽东湾西部团山角地区岸线演变特征

团山角地区是辽东湾自然砂质海岸集中分布区域之一,也是海岸侵蚀灾害高发区域之一.本文收集并解译了1958年海图及1972年、2010年及2013年遥感影像,并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对部分岸段开展了岸线及海滩的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显示:1958年以来,受养殖塘、码头及防波堤建设及围海工程因素影响,团山角地区自然砂质海岸减少达2.72km;南江屯至团山角段自然砂质海岸年后退速率达2.77~3.21m/a,其中团山角段海岸自然形态明显改变,持续侵蚀后退过程中海岸弯曲程度降低;二河口段自然砂质海岸出现明显淤积,淤积速率达2.37~4.68m/a.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南江屯段部分海岸后退速率达7.48m/a,海滩年均下蚀达35.5~53.2cm/a,海蚀陡坎最高可达2.49m.

自然砂质海岸 演变特征 淤积速率 海蚀陡坎

程林 王伟伟 付元宾 袁蕾 马恭博 王艳霞 康婧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2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21

国内会议

中国海洋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37-241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