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咸化湖盆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以柴西地区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为例

通过岩石学、结构学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详细描述和论证了柴西地区两种湖相白云岩的成因及特征.一种是数量较少的原生微生物成因的藻云岩,电子探针能谱面扫描分析结果显示其Mg元素富集区与藻纹层分布高度吻合,充分显示了其微生物成因特征,因微生物活动能够克服动力学障碍,为白云石形成营造出有利的微环境;另一种为研究区广泛分布的准同生交代成因的泥晶白云岩,偏光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均含有碎屑颗粒和泥质组分,由周缘辫状三角洲带来的碎屑物质与其混积而成,电子探针岩石组分分析结果显示其FeO的平均含量为0.942%,MnO的平均含量为0.052%,明显低于热液白云岩,且富含SiO2和Al2O3含量,充分显示了其准同生交代成因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泥晶白云岩微量元素蜘蛛网图较为离散表明了混积的湖相白云岩的物质来源的多样性,其ΣREE平均值小于平均上地壳ΣREE值(146.37×10-6mg/L),但远大于球粒陨石ΣREE值(2.56×10-6mg/L),且不具有Eu负异常,碳同位素负偏移主要受其自储的有机质氧化解体产生的CO2和周缘辫状三角洲供给的地表水影响,增加了其轻碳组分,氧同位素发生正偏移主要受咸化湖盆沉积环境影响,蒸发作用使得湖水δ18O增加,虽然周缘河流水系能带来部分轻氧组分,但收效甚微,正揭示了准同生交代成因的白云岩与热液造成氧同位素偏负截然相反.泥晶白云岩在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弥散性晶间孔,孔隙半径小而数量众多是形成”中孔—特低渗”型储层的主要原因,为研究区最好的油气储集体,这一研究对柴达木盆地致密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油气藏 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地球化学

黄成刚 袁剑英 吴丽荣 曹正林 万传治 李智勇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油藏描述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424-440

2015-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