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Mara(n)on盆地油气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研究

以Mara(n)on次安第斯前陆盆地区域石油地质条件分析为基础,统计分析了57个油田333个油气产层资料,开展了含油气系统及其资源潜力、油气藏类型与产层分类、富集高产特征等研究.Mara(n)on盆地主要发育Pucará含油气系统、Chonta含油气系统,可能发育泥盆系Cabanillas含油气系统;其中,Chonta含油气系统勘探程度较高,Pucará含油气系统其次且资源潜力较大,Cabanillas含油气系统对古生界成藏或有贡献.白垩系Vivian组和Chonta组探明油气储量占89.64%,是主力产层,Agua Caliente-Cushabatay、Pozo组等是兼探含油气层系;57个油田中构造油藏探明储量占84.72%,是主攻领域,其次为地层—构造复合油藏.次安第斯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聚集,包括古近纪Incaic和中新世以来的Quechua构造事件,由于这两期构造作用产生的断裂在Mara(n)on盆地东北部分布密集,因而该区成为油气较为富集的地区;油气层初产测试结果表明API°影响较小,砂体类型及其储集性是主控因素.因此,Mara(n)on盆地东北部勘探重点是白垩系Vivian和Chonta组构造油藏,其次是复合类油藏;断裂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描述、沉积相与砂体预测是研究重点与创新方向.

油气藏 地质勘探 富集特征 成藏类型

宗国洪 段文哲

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北京

中文

518-524

2015-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