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格局与化解路径
债务成本高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地方债未纳入预算管理,债务的举借、运用及偿付信息均不透明,有关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各级政府风险责任不明晰,对融资成本并不敏感.在既无有效监管手段,又无风险分担机制的软预算约束下,地方政府为满足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往往采取抬高资金价格的方式,以吸引足够的资本.银监会一直在加大银行对融资平台贷款的监管,商业银行则往往采取信托、同业等渠道间接放贷,拉长的资金链条本身也推升了融资成本.为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建议适度下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权,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力,健全地方债风险监控体系。
地方债 风险控制 信息披露 监管机制
毛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政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0-289
2015-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